两 颗 心
作者:高一六班 刘婷婷 加入时间:2007-7-12 浏览:56次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敞开胸怀来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有人问赵州:“佛是先觉者,是一切众生的大师,他一定彻底免除了所有的烦恼,是吗?”
赵州道:“不,他有最大的烦恼。”
“这不可能呀。”
“佛的最大烦恼要拯救众生,让众生拥有宽容的胸怀。如果问:谁要最后一个出地狱?答案必定是菩萨!因为菩萨是温厚与慈悲的化身。”
宽容的胸怀养德远害,修身养性得法宝。综观历史哪个贤人圣者不是宽容至爱而又仁慈厚道的?有道是“为宽可以容人,为厚可以载物。”
以一种宽容的胸怀对待别人的同时,常常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这时往往要不瘟不火,能忍让,善待等。能顶得住压力的人才能拥有博大的胸怀。宽容敦厚,豁达大度,这才是作人的真态度与好品德。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禅师,对于他的名字我已经模糊了,只记得他那段广为流传的故事。禅师接过婴儿,在人们的责问声中只说了一句:“是么?”于是他抚养了这个孩子。几年之后当人们知道了真相,向禅师忏悔时,他依然是那么一句:“是么?”
禅师也是人,在众人的压力下,他的一颗心肯定也在滴血,而故事得以流传千古,凭得就是那博大的胸怀----宽容。
对人要忍让,治家亦然。《旧唐书》载:山东寿张人张公,是一位上下九代百人之多的大家族长者。家族中历害不一,亲疏不一,极易生磨擦,张公却掌管得有条有理。从无纠纷,在当地很有名气。后来,唐高宗登泰山祭天路过,专门召见了张公,问其治家之道。张公连写百个“张公百忍”。
“忍”字如何解?它是一把刀是在心上,用刀去刺那颗心四点血鉴证了那种痛苦。
古阿拉伯也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伯和马沙外出旅行,马沙失足悬崖边古伯冒死相救,马沙把恩刻在石上。后来因为口角,古伯打了马沙一个耳光,马沙将仇写在沙滩。阿里问其原因,马沙答道:“我将永远铭记他救过我一命。至于仇恨,就让它随沙子流得一干二净吧。”
马沙的心滴过血,所以他更懂得宽容。
古语说:有容乃大,能让为高。让我们拥有宽容的胸怀吧!多年以后,你会发现,人生的道路上,你留下的是令人陶醉的瑰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