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天地 > 校园之星 >

文章详细

2016年高考 一生的回味----沈亦夫


沈亦夫.jpg

涿鹿县高考文科状元 沈亦夫 608分


6月8日17点,英语考试结束,2016年高考也随之结束了。我还清楚地记得考完英语给我的嘴角情不自禁的上扬如自己发自内心的轻松与舒畅。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轻松舒畅并未持续太久,高考还未真正结束。

依旧在担心自己的数学成绩,依旧在想着语文作文文尾的败笔,依旧在文综条理性与卷面整洁度上叹息不已……成绩,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字眼,却在这样一个赤日炎炎的夏天撩动着莘莘学子本就躁动的心。

夏季的躁动,长达一年高三生活的巨大惯性让我无法自拔,高考后很长一段时间,自己仿佛还置身于书山题海,看一眼时钟,总是能反射式的得出自己在第几节课,还有几分钟下课,还在想自己哪套卷子没有做,哪个单元的内容还不是很熟悉……

虽然不愿承认,但还是不得不承认,我学呆了,我学成了“书呆子”,但我很乐于如此,我也认同“读书并非人生唯一出路”的观点,但我们自己在学校一天,可以做得更好,那为什么不去努力一把呢?我不敢也不能说我就能比别人过得好,但我可以保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争取更好的未来,每天都去努力做得更好。

6月10日,根据省考试院发布的答案,我估了548分。老师们预测今年一般哦分数线会低,我便有了个当时认为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成绩。它绝不足以送我上“211”、“985”,或许连河北师大也保不住。老师们还说高考成绩比平时高,虽然啊你我认为我已发挥的不错,但我也不敢奢望,570分最高了。但身为多年的好学生,我的内心其实是不甘的,所以我仍旧心存一丝希望(在当时更愿意称之为侥幸),期待着成绩出来那一刻自己兴奋和感动的泪水。

感谢上天总是在让我忍受痛苦时适可而止。现在想想,高考考场上的发挥与平日是绝对分不开的。第一,高考的知识直接源于平时的积累;第二,平日的努力程度越大,坐在考场上的信心就越大。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高考中却没有考好。原因很可能是“用心躁也”,不能静下心来稳扎稳打,基本功不够熟练,于是便在考场上吃了亏。 

填报志愿将是另外一次巨大考验,相信我一定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沈亦夫,加油!

 


打印